我国快递清明期间揽收包裹同期下降13.3%

时间:2024-02-28 12:08:42
我国快递清明期间揽收包裹同期下降13.3%

我国快递清明期间揽收包裹同期下降13.3%

我国快递清明期间揽收包裹同期下降13.3%,各地对于货车的防疫政策不断变化,一些地级市下的不同县区又各自出台政策,互不相认,影响到货运物流。我国快递清明期间揽收包裹同期下降13.3%。

  我国快递清明期间揽收包裹同期下降13.3%1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清明节放假期间(4月3日-5日),全国邮政快递业整体运行平稳,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积极推进,共揽收包裹6.6亿件,比2021年同期下降13.3%,比2020年同期增长24.1%;共投递包裹6.9亿件,比2021年同期下降12.8%,比2020年同期增长27.1%。

据介绍,按照3月31日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统筹做好道路货运疫情防控和重点物资运输保障工作的紧急通知》部署要求,全国邮政管理系统扎实做好清明节放假期间邮政快递业疫情防控和维护安全稳定工作。

抓好寄递渠道常态化疫情防控,抓实抓细“人”“物”“环境”同防,督促指导寄递企业全面落实《疫情防控期间邮政快递业生产操作规范建议(第七版)》和《邮政快递业疫情防控与寄递服务保障工作指南(试行)》规定,严防行业内发生聚集性感染。

此外,各寄递企业加强网络生产运营的动态管理,统筹全网资源提升服务效能,在严密防范疫情通过寄递渠道传播扩散的同时,全力做好应对疫情医疗防控物资、鲜活农产品、重点生产生活物资等各类重点物资的寄递服务保障工作,努力满足人民群众节日期间寄递服务需求,维护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与此同时,切实强化安全应急服务保障确保寄递渠道安全和行业稳定,督导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实名收寄、收寄验视、过机安检“三项制度”和《禁止寄递物品管理规定》;切实维护行业稳定运行,突出抓好快递员合法权益保障和快递企业基层网点稳定工作,加强转运中心、干线车辆、末端网点的安全管理,严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我国快递清明期间揽收包裹同期下降13.3%2

国家邮政局发布了 2022 年 3 月的数据。经测算,2022 年 3 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 251.1,同比下降 7.1%。发展规模指数、服务质量指数、发展能力指数和发展趋势指数分别为 324.9、303.4、187.7 和 62.4,同比分别下降 1.7%、8.6%、8.1% 和 39.1%,快递市场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发展放缓。

3 月,快递发展规模指数为 324.9,同比降低 1.7%。从分项指标看,快递业务量预计同比下降 2.5%,快递业务收入预计同比下降 4.4%。一季度,快递业务量和快递业务收入同比增速预计分别达 10.8% 和 6.9%。一季度行业整体保持增长态势,主要得益于两方面:一是电商促销带动快递业务量增长。二是寄递企业春节不打烊保障行业持续运行。春节期间(2 月 11 日至 17 日),全国邮政快递业累计揽收和投递快递包裹 6.6 亿件,同比增长 260%。

3 月,快递服务质量指数为 303.4,同比降低 8.6%。从分指标来看,快递有效申诉率预计为百万分之 0.59。消费者快递服务满意度预计为 80 分,同比提升 1.1 分。重点地区 72 小时准时率预计为 73.3%,同比降低 1.6 个百分点。

了解到,3 月,快递发展能力指数为 187.7,同比下降 8.1%。发展趋势指数为 62.4。受资本市场整体下滑影响,快递板块亦受到波及,但随着国家促进经济稳增长的政策逐渐发力,加之群众对寄递服务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市场对快递行业的信心企稳回升,未来发展依然可期。

  我国快递清明期间揽收包裹同期下降13.3%3

“当前公司电商直营平台的退单比例约为10%,平常该数据不足1%。”一位家居品牌负责人陈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导致陈强所在公司的销售退单比例猛增10倍的主要原因在于——快递等待时间过长。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零星暴发,以及由此带来的管控措施,阻滞了货物的跨区域流通,延缓货物交付时间。各家快递公司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出现转运中心关停、干线车辆无法出入高速或者手续繁杂、末端网点停摆、人员被封闭在家中,无法执行正常的处理和揽派。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经测算,今年3月,快递业务量预计同比下降2.5%,快递业务收入预计同比下降4.4%。

“闯关”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零星暴发,以及由此带来的管控措施,阻滞了货物的跨区域流通。

李龙是一名个体货运司机,常年奔跑在长三角地区。然而,3月末的一次旅途,让他备受煎熬。

“从浙江湖州拉1吨重的海绵到滁州市经开区,一开始是打算从全椒东下高速,在防疫人员看到司机的行程码带*后,不让下,给出的理由是货物运输的目的地是滁州,不能从全椒下高速。”李龙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将车开到滁州南高速口,再次被拦阻,理由是货物运输的目的地是滁州经开区,按照规定经开区的货物一律从滁州东下高速。

在他将车开到滁州东高速口后,等待他的是长达十几个小时的排队。

“当天凌晨2点半就到滁州东高速口了,一直在高速口堵着,到了晚上7点才出收费站。”李龙表示,造成拥堵的原因在于新冠肺炎疫情的防疫流程。

李龙表示,出了高速口,需要完成以下流程:一、出示安康码、48小时核酸报告;二、行程码,在行程码带*之后,需要做新冠病毒抗原检测;三、在抗原检测正常后,需要做核酸;四、需要填写货物所属工厂的责任认定书。

在完成这些流程后,防疫人员会给司机一张绿色的通行证。在距离防疫人员不远处,另一部分工作人员会将绿色通行证收回。

“下了高速到工厂的距离只有几公里,平常10分钟的车程,而现在走防疫流程就需要花费1个小时的时间。我的行程码带*的地点是‘芜湖’,但并没有在芜湖停留,只是过境。”李龙表示,除了高速口,县与县之间也需要“闯关”,流程与高速口的流程类似。

李龙的经历类似,刘立也感同身受。

“刚开始公司也是手足无措的,找不到门道,现在逐步摸索到一定的规律。比如,通知司机要做好24小时核酸、办理各地的通行证。”一家第三方运输公司的负责人刘立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刘立所属的公司旗下拥有400多辆货车,覆盖的客户包括京东、顺丰、四通一达,以及一些需要整车运输服务的企业。

各地对于货车的防疫政策不断变化,一些地级市下的`不同县区又各自出台政策,互不相认,影响到货运物流。即使司机不被隔离,对途经车辆繁复的检测流程,也让自己堵在路上数个小时。

这样的防疫政策严重影响跨区域流通的效率。Wind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整车货运流量指数已经从3月1日的102.10,下滑到4月6日的70.54,下滑幅度超过30%。

“我有那么多车辆、司机要养”

油价上涨以及疫情防控令物流企业经营成本不断攀升。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披露数据,2021年1-11月,中国重点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成本增长33.0%,连续多月保持高位增长。

导致物流企业成本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疫情防控对于核酸、防疫物资的需要;一方面是油价的上涨。

刘立所在的运输公司运营模式分为自营、联营两种。在自营模式下,公司雇佣司机来运输,每位司机的月薪为9000~12000元;在联营模式下,公司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帮助个人获得车辆,并给个人司机派活。此外,在业务量多的时候,公司还与外部车队进行合作。

公司的盈利点主要有两个:一、融资租赁费用,即通过给个人司机购买车辆垫资,赚取中间的利息;二、运输业务差价。对于后者,“有点类似于包工头。”刘立解释称,比如拿下圆通从济南到北京的线路,每辆车一趟运费1万元,公司再将其转包给其他车队,费用是8000元。

为了控制成本,公司一直在做人员精简(比如停止招聘人员、暂缓人员转正)、控制水电费开支等。

油价对于物流公司是一块大的开支。

“每年年初,运输公司会跟快递公司签署年度框架协议,比如济南到北京的路线一趟是1万元。”刘立表示,运输价格在年初固定下来以后,接下来油价上涨的成本需要肯定运输公司承担,这压缩了运输公司的利润空间,有时甚至是亏本的。

Wind统计数据显示,全国0号柴油价格从2020年11月份的最低4837.5元/吨,上涨到如今的8621.2元/吨,上涨幅度为78%。

“运输公司一直希望能够与快递公司建立‘油价联盟’机制,相互体谅,在油价上涨的时候能够增加运费。”刘立举例称,比如,一趟运费增加200~500元,但快递公司不同意。由于市场上车辆很多,运输公司在与快递公司博弈的过程中,没有太多的话语权。

在没有太多话语权的情况下,运输公司的生意并不好做。

“以前一条线路一周的运输量在20趟,现在在10趟左右。”刘立表示,2021年公司的营业收入约为50亿元。

“今年整体的生意并不好做,随着疫情的逐步控制,预计5月份业务量会有所回升,但也不可能一下子升上去。”对于今年的营业收入目标,刘立认为,人们消费欲望不高,下单购物的包裹数量要想保持以往那种高速增长的态势不太现实,今年公司营业收入能够做到45亿元就很不错了。

随着竞争压力的加大,公司的毛利率也在不断下滑。刘立表示:“以前一单生意可能要挣到5个百分点的利润,现在2个百分点的利润也要干了。没办法,毕竟我有那么多车辆、司机要养。”

线上销量受拖累

一件快递的旅程需要经过:发货、转运中心、干线车辆、末端网点、派件等多个环节,只要一个环节出问题,快递就不能送达到消费者手中。

“在一些疫区,很多快递公司停掉了业务,第三方运输公司承接的是快递公司的业务,自然也要停掉。”刘立表示,今年3月公司整体的业务量同比下降了1/3。多地快递出现阶段性延缓甚至中断,部分电商平台也出现发货延误、暂停发货现象,对快递服务冲击较大。

Wind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主要公共物流园区的吞吐量指数从今年农历春节后的高点114.21(3月4日),下跌至如今的67.39(4月6日),下滑幅度为41%;全国主要快递企业分拨中心的吞吐量指数从今年农历春节后的高点105.81(3月6日),下跌至如今的81.38(4月3日),下滑幅度为23%。

由于疫情管控政策变化较快,前端来不及做异常拦截、停止发货等动作,大量已发出的快递滞留在转运中心、干线车辆、末端网点等环节。菜鸟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网时效延迟4~5小时,客诉量普遍增加了20%。

末端配送虽然属于快递物流的最后一个环节,但打通至关重要。自疫情封控开启,城市道路及区域的封锁导致包裹配送时效无法保障;快递网点被封,包裹积压;大量快递员及派送运力禁止外出,无法正常营业派送;配送相关证件的办理时间长、部分街道管控加码导致带证车辆依然无法通行。

以顺丰控股(002352.SZ)为例,“在3月中旬疫情蔓延高峰期,公司国内共有17%的网点暂停收派,部分业务量受影响。”今年3月底,顺丰控股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随着国家防疫政策得到有效的实施,多个城市又开始恢复正常活动,更多城市合理调整了之前停止收派的政策,截至3月29日,公司有约11%的网点受影响,总体件量呈复苏态势。

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22年3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显示,经测算,今年3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251.1,同比下降7.1%。发展规模指数、服务质量指数、发展能力指数和发展趋势指数分别为324.9、303.4、187.7和62.4,同比分别下降1.7%、8.6%、8.1和39.1%。

快递物流环节的“阻滞”拖累品牌商家的销售业绩。

今年3月,陈强所在公司的线上销量同比降低了10%左右。陈强表示:“公司发货的主仓库在南通,在经历了疫情后,公司计划在全国多个区域建设分仓,入仓发货的平台尽量早入仓、多入仓,同时引入多家快递合作商等。”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陈强、李龙、刘立均为化名)

《我国快递清明期间揽收包裹同期下降13.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